综合实力最强的人当仁不让成为老大,有埋头苦干的执行者,当然也不缺有想法爱提意见的人。运气好的话,或许还能有一个爱讲冷笑话的宅男去调节气氛。
当然,默默无闻的人未必一直都不会被注意到。特别是有些看起来很靠谱的家伙,和同事关系都处得不错,有什么工作交代也好、拜托帮忙也好,总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。头脑风暴起来,想法比起宅男的提案,可操作性也强得多。
别忽视这样的存在,在上司眼里,这大概就是最好的“第二人”。这个安排在大部分人的心里也同理可证,只是他们还没有察觉到而已,除非哪天上司忽然过来说团队要换人。
比如强大的员工免不了经常接到猎头的电话,被游说的次数多了,哪家公司开出来的职位和待遇又都优厚,说不定还不等风声传开就被挖了墙角。
在大家交头接耳谁要跳槽的同时,接替第一的人选大概也渐渐浮上心头了。
机会总是要给更能干的人,看起来成为第二并不是什么糟糕的事。
至少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力,在团队明确达成共识之前,“第一”走了还能有他顶着的想法,早已潜移默化而开。
他或许有比其他人更多的经验,也或许有其他人还不具备的技能,更重要的是,关键时刻他可以被信任和依赖。
用市场部职员杨淼的话来说,即使是被团队成员渐渐推上去的第二,同样意味着责任和比其他人更多的压力。
“不想做第一”,来自企业市场部的杨淼和IT公司的HR陈霄达成了这么一个共识。杨淼是觉得市场工作多如牛毛,成为第一甚至还需要背负销售压力。陈霄不认为不能做第一是件遗憾的事,但这一定不是常态。年末大家都在出计划,虽然是陈霄做的年度规划和培训方案初稿,当看到人力总监修改后的方案,陈霄明白自己还需要更多的观察和学习。“如果现在就让我去做第一,很多事情不会把握得那么准确。”
在互联网产品团队工作的严浩则更明白这个道理,产品人员已经形成特定的做事方式,在通用能力上大家不相上下,但当讨论到关系产品成败的策略时,第一名的产品经理依然有很大的发言权,“这是第一名难以被超越的地方,他的经验都是一点一点叠加起来的,即使作为第二名,这时候也需要依赖他的决策。”
是的,就是那个总能顶事儿,还偶尔能帮忙收拾烂摊子的“第二”。当然这样的“第二”或许不仅仅是一个人,谁上位的问题,那自然另当别论。
羡慕嫉妒恨但基本还是心服口服之余,你有没有想过,“第二”也并非唾手可得?